8月8日,由南京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参与承办的“项目化学习与跨学科教育创新实践研讨会”在南京工程学院科创中心206召开。东南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原主任陈建松高工、南京邮电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书记张强教授、淮阴工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姜海林副主任、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教师代表和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我校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张亮、副主任李佩娟和部分骨干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南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刘红梅教授主持。
南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刘红梅教授说明了会议召开背景和主题,衷心希望各位学校、企业的专家多介绍本单位实施经验及十五五发展规划思路,大家共同为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南京邮电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张强书记首先分享了工程实验部的组织架构与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情况,介绍了南京邮电大学工实部组建以来在学生培养、规划教材、科技竞赛等领域的工作经验和取得的一些成绩,并指出不同学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发展要立足校情和办学特色,做好人才培养的强力支撑。东南大学陈建松老师介绍了东南大学以项目化教学为指导,针对传统课程知识面狭窄、知识陈旧、学用分离等痛点,对传统大电类基础课程群进行梳理剪裁、移旧植新,以自主运行电动小车为载体,优化重构“电子电路及系统”课程的具体举措,该课程目前已在“未来机器人”“电能载运工程”两个新设专业中实施。浙江水利水电大学潘峰老师结合自身校情,利用学校电力设备更新机会,使用更换的旧设备打造项目化教学实验室的经验,为与会学校继续建设项目化课程提供了有益参考。淮阴工学院姜海林老师重点介绍了十五五期间,对工程训练规划教材的编写构想和实施方案。与会专家对“四新”背景下工训课程建设、教材的内容编排、学校的使用情况、项目化教学改革与跨学科教育等方面充分发表了意见与建议。
张亮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指出现阶段工程训练项目化课程开发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进一步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协作与协同,架起连接高等教育与未来产业的桥梁,为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邵伟华,审核:李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