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南京工程学院 工程训练中心、应用技术学院网站!今天是:
2025年8月21日  星期四

通知公告

关于组织开展2018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立项申报的通知

各班级:

为不断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8年学校将继续设立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通过科研项目训练实现学生内涵发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为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在校大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使用成效,根据《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规定》,2018年度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以下简称“基金项目”)将按照“分类设置、分类申报、分类评审、分类管理”原则,进一步发挥二级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的职责,形成学生科技创新“学生申报、教师指导、学院管理、学校指导”的良好局面。现将2018年度基金项目立项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基金项目设置及团队

2018年度基金项目分为“挑战杯”竞赛培育项目、“挑战杯”竞赛支撑项目、本科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研究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等四类,重点支持“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的优秀科研项目团队。项目成果按参加“挑战杯”竞赛获奖等级进行专项奖励。

“挑战杯”竞赛培育项目 若干项,单项资助经费2万元,研究周期2年,按照“重点项目、重点团队、重点支持、持续支持”原则全方位打造具有“重大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交叉学科”的优秀团队。仅限2016级、2017级在校本科生与2017级在校研究生申报,鼓励研究生、本科生共同组建研究团队(不超过15人),指导教师团队3-5人。

“挑战杯”竞赛支撑项目 若干项,单项资助经费0.8万元,研究周期1-2年,按照“重点项目、重点团队、重点支持、持续支持”原则重点打造具有“重大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交叉学科”的优秀团队。在校非毕业班本科生、研究生均可申报,鼓励研究生、本科生共同组建研究团队(不超过10人),指导教师1-3人。

本科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 若干项,单项资助经费由二级学院(中心)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评审确定,研究周期1年,按照“新技术、新项目、新团队”原则实现本科生科研训练体验教育培训全覆盖。在校非毕业班本科生均可申报,研究团队成员3-6人,指导教师1-2人。

研究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 若干项,单项资助经费由研究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评审确定,研究周期1年,按照“新技术、新项目、新团队”原则实现研究生科研训练体验教育培训全覆盖。在校非毕业班研究生均可申报,研究团队成员3-5人,指导教师1-2人。

二、基金项目及经费管理

2018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按照“分类设置、分类申报、分类评审、分类管理”原则,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挑战杯”竞赛培育项目和“挑战杯”竞赛支撑项目的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工作,日常管理工作由二级学院(中心或研究生处)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负责。本科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研究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及日常管理工作由二级学院(中心或研究生处)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负责,项目经费统一划拨至相应账号。2018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管理费另行拨付。

1.“挑战杯”竞赛培育项目和“挑战杯”竞赛支撑项目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组建团队、填写申报书、提出申请、二级学院(中心或研究生处)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评审推荐、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聘请专家评审答辩确定。项目经费由校团委、学院分管领导、指导教师和项目负责人共同管理。

2.本科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组建团队、填写申报书、提出申请、二级学院(中心)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评审答辩确定、报校团委备案(行文发布)。项目经费由二级学院(中心)分管领导、指导教师和项目负责人共同管理,以二级学院(中心)为单位设立账号。各二级学院(中心)2018年度本科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经费情况见表一。

3.研究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组建团队、填写申报书、提出申请、研究生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评审答辩确定、报校团委备案(行文发布)。项目经费(含管理费)由研究生处分管领导、指导教师和项目负责人共同管理,以研究生处为单位设立账号,资助经费5万元。

表一 各学院(中心)2018年度本科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经费一览表

序号

单位名称

非毕业班学生数(人)

项目经费(万元)

1

机械工程学院

1875

3.75

2

材料工程学院

1648

3.3

3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308

2.62

4

电力工程学院

1864

3.73

5

自动化学院

1570

3.14

6

通信工程学院

1531

3.06

7

计算机工程学院

1611

3.22

8

经济与管理学院

1759

3.52

9

建筑工程学院

1275

2.55

10

艺术与设计学院

818

1.64

11

汽车与轨道工程学院

1041

2.1

12

环境工程学院

623

1.25

13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360

0.72

14

外国语学院

265

0.53

15

工业中心

764

1.53


合计

18312

36.66

注:生均约20元

三、基金项目结题验收要求

基金项目所有研究成果作者必须为学生。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学生本人(或课题组)和南京工程学院共同所有,公开发表论文须标注“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项目号)”。2018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结题验收要求参见表二。

表二 南京工程学院2018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结题验收要求(参考)

项目类别

研究

周期

结题验收成果要求(参考)

自然科学类(含建筑艺术)

人文社科经管类

“挑战杯”培育

项目

2年

1 研究报告1篇

2 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

(或SCI、EI收录论文1篇

+省级期刊论文1篇)

3 授权专利或发明专利受理2项

4 实物模型或技术流程视频1套

5 查新报告1份

6 成果产业化或企业技术合作证明1份

7 获奖证明(可选)


1 研究或调查报告1篇

2 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

3 省级期刊论文2篇

4区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参阅证明1份

5 获奖证明(可选)


“挑战杯”支撑

项目

1-2年

1 研究报告1篇

2 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

3 省级期刊论文1篇

4 授权专利或发明专利受理1项

5 实物模型或视频1套

6 技术查新报告或企业技术合作证明1份

7 获奖证明(可选)


1 研究或调查报告1篇

2 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

3 省级期刊论文1篇

4 区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参阅证明1份

5 获奖证明(可选)


本科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

1年

1 研究报告1篇

2 实物模型或视频1套

3 省级期刊论文1篇

或专利1项


1 研究或调查报告1篇

2 省级期刊论文1篇

或区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参阅证明1份

研究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

1年

1 研究报告1篇

2 省级期刊论文1篇

3 专利1项

4 实物模型或视频1套


1 研究或调查报告1篇

2 省级期刊论文1篇

3 区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参阅证明1份

四、基金项目申报日程安排

2018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申报采用“分类申报、分类评审、分级管理”和“坚持标准、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

(一)制定政策,宣传动员:2017年11月1日-11月8日

各单位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制定本单位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有效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的质量,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效能。学校鼓励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与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改革、综合服务管理相结合,鼓励奖将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学分、评奖评优、党员发展等相结合,鼓励将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与教师岗位聘任、职称评定、科研工作考核、教学工作考核等相结合,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可持续发展。

请各单位积极宣传发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同时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相关政策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同学,要求非毕业班同学必须主持申报或参加1个项目研究,争取实现学生科研训练工作的全覆盖。

(二)加强指导,有效服务:2017年11月9日-11月16日

通过举办辅导讲座、集中学习、个体指导等方式加强《立项申报书》填报指导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填报水平,提升申报书质量。各单位组织专家对所有申报书进行初审,并反馈修改意见。原则上,每人限报1项,同一学生至多参加2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同一教师至多指导2个项目的研究工作。

(三)二级学院评审推荐:2017年11月20日

2018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采用分类申报、分类评审原则。各单位组织专家组对所有项目申请书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项目予以立项(酌情予以经费资助),在其《立项申报书》中填写专家组意见,并加盖部门公章。有意申请的同学请于11月22日下午16:00前将《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立项申报书》(电子版)、《附件2: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立项统计表》(电子版)、《附件3: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推荐作品统计表》(申报“挑战杯”项目填写)发给科技部钱淳炜,邮箱:1945387666@qq.com,文件名为“题目(班级姓名)”;纸质版(一式三份)放在档案袋里并在封面上张贴《附件4: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基金项目档案袋封面》交到基础实验楼B108办公室。有意申报“挑战杯”项目的同学务必要在档案袋封面上单独备注。届时中心将择优推荐2-6件作品参加学校“挑战杯”竞赛培育项目和“挑战杯”竞赛支撑项目的立项答辩工作。

(五)校级评审:2017年12月初

入选推荐参加“挑战杯”竞赛培育项目和“挑战杯”竞赛支撑项目的团队(含指导教师)采用PPT陈述(8分钟),通过评审的项目予以立项资助。校级立项评审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联系人:陈秋恬,电话:15195962196


附件:1.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立项申报书

2.2018年度本科生/研究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立项统

计表

3. 2018年度“挑战杯”竞赛支撑/培育项目推荐表

4. 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基金项目档案袋封面


                                                  工业中心分团委

                                                   2017年11月4日


供稿人: 发布时间:2017-11-04 浏览:
上一篇: 关于举办南京工程学院第十八届校内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下一篇: 工业中心分党校第十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班通知及教学计划

南京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应用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711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53号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1号 邮编:211167  联系电话:办公室 025 86118572  联系人:朱老师